茵陈主要有清热利湿以及退黄的作用,对皮肤上瘙痒还能起到一定缓解的功效。临床上多可用于治疗黄疸等疾茵陈有清利湿热、退黄疸的作用。本品苦、寒,善于利小便,可以去湿热,治黄疸,是治疗黄疸的重要药物,单用就有效。若身黄如橘子皮属阳黄者,茵陈可以配伍石膏、栀子;若腹胀便秘可以配伍栀子、大黄;若湿盛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者,茵陈可与茯苓合用。茵陈苦、寒,还可以入肝经血分,有解毒疗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导致的风疹瘙痒、湿疹、疥疮等,可以配伍黄柏、土茯苓。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记载,茵陈可以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茵陈有利胆、保肝、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1、《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症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2、《本草钩述元》:发陈致新,与他味之逐湿热者殊,而渗利为功者,尤难相匹。

3、《本草图解》:发黄有阴阳两种,茵陈同栀子、黄柏以治阳黄,同附子、干姜以治阴黄。总之,茵陈为君,随佐使之寒热而理黄证之阴阳也。

4、《别录》: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五月及立秋采,阴干。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茵陈介绍

【别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

【汉语拼音】junchen

【名称英】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成份】含挥发油,油中含茵陈烯、茵陈酮、茵陈素、另含叶酸、绿原酸、咖啡酸。【加工采集】为菊科多年生本草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幼苗。野生。【药材鉴别】茵陈为带有部分短根的幼嫩的干燥权草,多皱缩卷曲成团状。根木质化,坚硬,表面棕褐色,内黄白色。丛生多数苗茎和叶柄,细如线。长约3~10厘米。叶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先端三尖形。茎叶表面均密披灰白色毛茸。绵软如绒。气微清香,味微苦。

【炮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功能主治】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性味】

苦、辛,微寒。

归脾、胃、肝、胆经。

【用法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宜忌】茵陈蒿各地使用习惯不同,原植物种属不一,京津两地习用上述茵陈蒿。此外据(中药志)记载有以下同科类似品和地区习用品。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备注】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植物形态】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临床应用】用量6~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用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性肝炎。

【药用部位】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来自何书】《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