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终于发布了最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iPhone 14 Pro 系列,新机终于去除了那个打靶…不是,是经典的M 字额,改为全新的动态岛设计,配合全新的4nm A16 芯片,及4800 万像素的新相机系统,到底是否值得你购买呢?现在就为各位分析新产品的设计吧。
苹果自iPhone X 开始,使用了「M 字额」的全显示屏设计,已经有5 年时间,对于不少用户来说,「M 字额」的设计绝对是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部份,虽然带来Face ID,但亦缩减了状态列的项目显示数量,当中包括最重要的电量百份比,而现在终于更换为动态岛设计,苹果亦借着新设计,加入了不少新的介面动画,让体验上可以更自然。
动态岛设计中,苹果加入了不少新的通知介面动画,例如你接到电话、播放音乐,或导航等功能,过去会占用你一定的显示位置,不过在动态岛设计中,苹果就将以上的资讯,与动态岛设计结合,让动态岛不太碍眼。
苹果最初开发iPhone 时,Steve Jobs 想要iPhone 的显示屏可以长时间亮起来,不过因为过去的电量及显示屏的技术限制,让iPhone 必需要关闭显示屏来待机,以节省电力,不过现在配合全新的LTPO 1 Hz 的显示屏,让iPhone 终于可以达到永久显示资讯。
与其它厂商不同的是,苹果的iPhone 14 Pro 的Always On 功能,并不会大幅缩减显示的资讯量,而是尽可能显示整个显示屏背景,只是将图片的亮度降低,整体上是没有太大取舍,值得一赞。
苹果终于为iPhone 的相机像素,提升到4800 万像素,对于不少用户来说,这个数字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上一代iPhone 13 Pro 相机的4 倍解像度,让你拍摄的相片,在放大后仍然可以保留一定清析度。
不过并不是没有代价的,4800 万像素换来的,就是吸光能力下降,代表相机在光源环境较低的情况下,拍摄的表现会明显下跌,但苹果亦知道,如果像iPhone 6s 般只是提升像素数量,会让拍摄质素下跌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亦加入了4 合1 的设计。
4 合1 的相机系统,代表系统可以将4 个像素当作一个像素来进行采光,像素数量会变为1200 万,但可以有更高的采光能力,让低光环景下拍摄的成像,仍然相当清晰,更不要说有全新的A16 芯片的加持。
以上的设计,让用户在拍摄时,可以有更大弹性,例如在阳光下拍摄,因为光源充足,就可以使用采光能力较低,但更高像素的4800 万模式,而光源不足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1200 万像素模式,提升感光能力。
苹果在A16 芯片上,采用了最新一代纳米技术,制程为4nm,比上一代的5nm 更为先进,让同一大小的芯片下,可以加入更多晶体管提升效能及提升能源效率。
A16 芯片有接近160 亿晶体管,比上一代A15 的150 亿更多,效能自然会更快,虽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不过重点却是记忆体频宽,A16 比A15 快了50%,代表在处理所有工作时,可以更快速的完成大量的工作,而不会出现卡顿问题。
而配合新一代的相机系统,A16 芯片内的相机ISP ( 即影像处理器) 亦有明显的提升,可以处理更多的相片资讯量,让AI 可以进一步将相片的各项细节保留下来。
电量上笔者推测iPhone 14 Pro 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因为在音讯的续航时间来看,与iPhone 13 Pro 并没有差别,但在影片播放时间上,iPhone 14 Pro 就有少量提升,相信主要原因,是新一代显示屏及新处理器更省电,让iPhone 14 Pro 的续航时间有少许提升。
相信最多人对iPhone 13 Pro 系列不满的,就是机身的厚度及重量比iPhone 12 Pro 系列有所增加,但看来苹果并没有打算解决以相问题,甚至iPhone 14 Pro 系列比上一代的重量及厚度亦再有增加,厚度由7.65 mm 提升到7.85mm,重量由238g 升到240g。
iPhone 14 Pro 系列的显示屏,在亮度上亦有明显升级,对比上一代最高亮度为1000 尼特( HDR 1200 尼特),提升到1000 尼特(HDR 1600 尼特) ( 户外2000 尼特),代表与iPhone 13 Pro 一般最高亮度多出了1 倍,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显示内容了。
各位可能没有留意,苹果在iPhone 14 Pro 中,将机身的四边少量缩小了,虽然只有0.5mm 的差别,但的确是缩小了,相信长时间使用,会有较好的体验吧…(应该…)。
虽然苹果并没有在处理效能中作出明显提升,不过终于不再使用「M 字额」的设计,相机系统明显的升级,及更优秀的显示屏,加上Always On Display,及动态岛的UI 设计,让iPhone 14 Pro 比上一代12 Pro 升级到13 Pro 的吸引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