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笔记是我阅读Miguel Grinberg的《Flask Web Development》的笔记,标题与书本同步。希望通过记录技术笔记的方式促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本篇对应书本第二章:程序的基本结构。
123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导入Flask模块app = Flask(__name__) #创建Flask类的实例 |
注:对于Flask开发者来说,传给Flask应用程序构造函数的name参数是比较容易弄混淆的。Flask使用这个参数来确定应用程序的根目录,这样以后可以相对这个路径来找到资源文件。
在Flask应用中,路由是指用户请求的URL与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
Flask框架 根据HTTP请求的URL在路由表中匹配预定义的URL规则,找到对应的视图函数, 并将视图函数的执行结果返回WSGI服务器。
route装饰器 :可以使用Flask应用实例的route装饰器将一个URL规则绑定到一个视图函数上。
下面程序中route装饰器将根目录绑定在index视图上。
123 | @app.route(\’/\’)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
123456789 | @app.route(\’/user/Hello, %s\’ % name 类似:int 接受整数(float接受浮点数)@app.route(\’/post/ |
1234567891011 |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 模块是对象,并且所有的模块都有一个内置属性 __name__。# 一个模块的 __name__ 的值取决于您如何应用模块。# 如果 import 一个模块,那么模块__name__ 的值通常为模块文件名,不带路径或者文件扩展名。# 但是您也可以像一个标准的程序样直接运行模块,# 在这种情况下, __name__ 的值将是一个特别缺省\”__main__\”。 # debug=True 调试模式开启 |
123456789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
运行结果如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def index(): return \'Hello World!\’ @app.route(\’/user/Hello,%s\’ % 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 定义了动态路由/user/ |
运行结果如下:
请求对象封装了客户端发送的HTTP请求。
将请求对象作为参数传入视图函数,视图函数即可访问请求对象。